服务热线:020-38339368/18122706952
`

股票代码:430486

财力今非昔比 支出情系民生

阅读数:1051 发布时间:2008-11-23

字体:[ ]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厉征 日期:2008-11-12

  改革开放30年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巨变,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国家富裕了,国家财力给老百姓办的实事更多了。

  30年前,国家的财政部门就像一个每天为“开门七件事”操劳的主妇那样,天天精打细算,才能从有限的“荷包”里拿出一点钱来办最需要办的和最紧迫的事。这一时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等许多地方都需要政府大量投入,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矛盾十分突出。

  而在此后的30年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财政收入也呈现出阶梯性高增长态势,财政“蛋糕”越做越大。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2007年则突破5万亿元大关。今年以来,全国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高增幅,前9个月全国财政收入达到48946.86亿元,同比增长25.8%。改革开放的30年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近50倍!

  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国家财政则是一如既往地关注民生、守望民生。从国家近30年来在“三农”、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和政策调整上,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公共财政的情系民生、矢志不渝。

  铺平农民增收增产之路

  30年来,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温饱,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种种历程,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10个“中央一号文件”让农民拥有了土地承包权,从15年不变,到30年不变,农民吃了定心丸。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在2006年被终结。而与这些惠农政策相辅相成、相伴相随的,则是国家不断增大的“三农”投入力度。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从1978年的150.66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2450.31亿元,增长15倍以上。“十五”时期,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达1.13万亿元,5年年均递增17%,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增加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近7年来,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年增幅更达到20%以上。其中,为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200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这一举措是史无前例的,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相比,农民实际减轻负担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元。为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2004年国家再次出台中央一号文件,从当年起中央财政对种粮农民实施按种粮面积进行补贴的粮食直补政策,对一地区优势区域内种植或养殖主要优质粮食作物和禽畜的农户,根据品种给予一定的良种补贴。同时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还对农民购买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的大中型作业机械给予农机购置补贴。为了防止成品油价格上涨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水平,抵消农民近年来的收入增长,2006年中央财政又在粮食直补基础上实施了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政策。此外,国家还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逐步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对粮食、生猪和油料生产大县进行财政奖励,对农业保险保费进行财政补贴,并对鲜活农产品运输予以费用减免。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到5800多亿元,其中涉农四项补贴就达到1028亿元,是涉农补贴规模最大、增长最多的一年。

  编织社会保障的安全网

  经过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过去传统计划经济时代所特有的“大锅饭”制度逐渐被打破。随着自由择业人数的增多,社会保障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纵观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以城市为重点推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这也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序幕的拉开。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初步形成了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总体框架。同时,提出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远景目标,就是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有关数据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力度也逐年加大。今年,全国财政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84亿元,比1978年增长352.5倍。其中,中央财政安排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到2761.61亿元,是1978年的近300倍。

  在不断完善和加大的体制与财政社会保障投入的支撑带动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在城乡两个层面基本形成。2008年1月1日起,全国42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在上一年调高90元的基础上再次上调。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在全面推开。2007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中央财政预算安排30亿元用于支持财政困难地区开展农村低保,3451.9万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打造民族振兴的教育基石

  改革开放30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工作的30年。

  2008年,全国财政安排教育支出达到9000多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20倍。其中,中央财政的教育支出,在2007年增长76%的基础上,再次大幅增长45.1%,总计达1561.76亿元。

  改革开放30年来120倍的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换来了我国教育事业飞速的发展和进步。1978年~2007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从20%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提高到23%;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很低水平起步,达到44.6%。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接近8.5年和10.5年,人力资源开发处于发展中国家较好水平。

  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巩固的新阶段。1986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义务教育法》,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99%。我国已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国家行列。

  高等教育跃上新台阶。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2年达到15%,迈入大众化阶段。2007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27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比1978年增加了近11倍。其中,普通本科生1024.4万人,研究生119.5万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21.3倍和107.6倍。

  职业教育在改革和创新中加快发展。2007年全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分别为1987万人和861万人,分别是1979年的3.4倍和4.2倍。在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占据半壁江山,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也有很大发展,2007年非学历的中、高等教育毕(结)业者分别为6810.8万人次和412.6万人次,企业年培训规模9100万人次。

  铸就保障13亿人健康的盾牌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严重短缺,医疗卫生领域服务质量广受诟病。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绩斐然。

  1978年~2005年,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由68岁增至73岁。2007年,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至15.3‰和36.6/10万,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已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与此相对应,2008年,全国财政安排医疗卫生支出2400多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91倍。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医疗卫生支出831.58亿元,同比增长25.2%。

  回顾我国30年来的医改历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这项制度,让全国8亿农民病有所医。政府出大钱,农民出小钱,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以县为单位统筹和组织实施,这是“新农合”与传统合作医疗区别所在。这项制度从开始试点到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仅仅用了5年时间。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新农合”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对农民健康的保障作用逐步显现。从2003年到2008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有11.6亿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偿,补偿资金为847亿元。

  除了创新性地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外,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不断加大的财政投入力度支撑下,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迅速发展,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截至2007年底,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97%的市辖区和89%的县级市都已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国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34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万余个。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已经形成。2007年下半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在全国79个城市启动,截至2007年底,城镇居民参保人数达到4068万。今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将进一步扩大。

  医疗保障系统的不断完善,使过去被视为不治之症的诸多“瘟神”成为可控的疾病。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免疫工作,我国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对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控力度也不断加大。截至2007年,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1190个县区,累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数达3.9万余人,2003年~2007年的5年间,中央财政累计拨付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38.1亿元。